AI+汽车火爆盘点CES2024上形态各异的车载显示屏

来源:企鹅电竞企鹅 发布时间:2024-07-08 00:01:04

  AI+汽车无疑是今年CES 2024最热领域,作为AI和智慧娱乐的重要载体,车用智慧显示屏也称为各大显示屏厂商竞相角逐的焦点。海信、BOE京东方、TCL华星、群创、友达等都把车载显示和智能座舱作为重点展示品类,展示最新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海信今年除了张榜展出5款创新激光电视,还把激光显示推进到汽车显示领域,现场展示了激光全息AR-HUD和激光全景投影解决方案,展现了激光显示在车载领域的极大潜力。全色激光显示用更小体积、更大显示面积、更清晰画质成为车载显示的最佳选择。全息AR HUD将挡风玻璃变为信息中心,能够显示车辆数据和道路信息。借助车载光学技术,海信把车窗变成影像巨幕,汽车变身行驶的沉浸影院,吸引了多国观展者打卡。

  京东方首发超大尺寸Oxide智能座舱——45英寸9K氧化物Mini LED车载贯穿屏,借助Oxide产品的高电子迁移率优势实现9K超高分辨率和90Hz超高刷新率,采用玻璃基MLED背光可实现6048超高分区顶级画质、百万级超高对比度和1500nits亮度显示效果,可大大降低20%~30%功耗;此外,京东方还联合康宁应用了冷弯成型技术,通过在室温条件下使玻璃弯曲来打造环抱式曲面设计,以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让现场观众更直观感受车载解决方案对智慧驾乘体验的赋能,京东方展台还展示了搭载首发45英寸8K车载贯穿长屏的“超美纯电旗舰轿车”吉利银河E8,该屏是目前量产车型中最宽的车载屏幕,高度与当前主流电子设备屏幕尺寸相当,既可以让驾驶者在观看屏幕时以88度最大广视角获得舒适的视觉体验,又能有效规避后视镜带来的视觉干扰,以前卫大胆的屏幕设计集仪表、中控、副驾于一屏,推动汽车真正成为更加智能、更具体验感的“第三空间”。

  TCL华星复合功能驾驶座舱集成42.7 超大异形车载一体式显示屏、10.1 智能透明OLED触控屏、5.1 抬头显示、14 高屏占比超薄柔性OLED显示屏,带来多元一体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除单个屏幕的功能,产品还将多种互动功能融于一身,包括10.1 智能透明OLED触控屏实现5.1 抬头显示开关、42.7 副驾防窥功能开关、游戏&娱乐家长模式、多人娱乐模式、亮度及音量调节等功能,实现人机交互体验升级,为智能终端创造更多可能。

  友达:Micro LED车用显示应用,全新智慧座舱、车用Display HMI解决方案

  友达以领先的Display HMI解决方案与Micro LED前瞻显示技术具备商品化能力的优势,导入全新智慧座舱,大幅扩充人机互动的多元应用,提供全方位直觉性的驾乘体验。

  友达在前座仪表板上展示超大曲面AmLED®一体化显示方案,其显示介面横跨A柱至A柱,提供高品质且丰富多彩的全景式画面,将驾驶和副驾的乘车及娱乐资讯一览无遗。

  友达的「互动式透明智慧车窗」可进行基本娱乐、线上视讯会议等外部即时互动,重新定义了座舱的设计概念,同时保有车内的隐私和舒适度。

  友达的「可卷式后座娱乐显示器」加强后座乘客的感官体验,并保有个性化设计,可依使用偏好进行动态调整。

  友达将「直觉式方向盘触控显示器」与「沉浸式HUD抬头显示器」结合,提供更直观且安全的介面,让驾驶专注于道路行驶的同时亦可掌握车辆控制等状态。

  CarUX以群创光电独家Micro LED 技术Innolux’s unique Micro LED COB (Chip on Board)研发「Micro LED 车载显示器」,具高亮度及高对比度、超快速反应、高色彩饱和度等优势,更加有助于车装显示器于日光下的可视性、驾驶安全及降低功耗,符合节能特性与高阶车载市场所需。

  维信诺充分的发挥OLED显示柔性可弯折、透明显示等特性,将助力AI时代下,智能汽车成为更舒适、更愉悦的数智化空间。维信诺展示了柔性AMOLED全系列车载显示方案,包括:柔性AMOLED动态卷曲车载应用、柔性AMOLED车载人机交互(HMI)一体化解决方案、柔性AMOLED透明显示车载解决方案、AMOLED车载中控显示解决方案、柔性AMOLED智能表皮车载显示解决方案等。

  柔性AMOLED动态卷曲车载应用配备12.3英寸全模组动态卷曲柔性AMOLED屏幕,卷曲半径8mm,卷曲次数达10万次以上,在节约空间的情况下可实现超大显示,收起时可作为一般中控实现简单信息交互,展开后则能实现大屏海量信息显示。

  柔性AMOLED车载一体化显示终端解决方案采用环抱式设计(R800mm+L 型设计),以R3mm的AA bending无缝拼接,实现23.4英寸中控大屏显示,极大的提升主驾视觉体验,同时车机系统实现一驱三屏的功能。

  柔性AMOLED透明显示车载解决方案采用维信诺12.3英寸柔性AMOLED透明模组,运用新型像素及阴极结构设计、新型顶发射器件结构和透明边框设计,透过率达到48%。

  AMOLED车载中控显示解决方案采用维信诺14英寸柔性AMOLED显示模组,3840*2160的超高分辨率,1.8mm的极窄边框设计,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并支持屏下摄像、多点触控等功能。

  柔性AMOLED智能表皮车载显示解决方案采用14英寸柔性 AMOLED显示模组,3840*2160的超高分辨率,1.8mm的极窄边框设计,支持多点触控,可结合车内曲线进行贴合。

  天马拥有近30年车载显示经验,近日更是与全球领先的材料创新企业康宁展开新的合作,利用天马柔性OLED显示技术和康宁的 LivingHinge技术优势,打造下一代车载显示屏。同时,双方还携手汽车制造商广汽集团设计中心,共同探索并打造了车载柔性OLED创新型展示方案。

  此方案展示了天马在性能方面保持领先的决心和对可持续商业实践的执着追求。经独立的生命周期评估验证,方案中采用的冷弯成型工艺的全球变暖潜力值,相比传统的热弯成型技术,可最大降低25%左右。可以说,更具成本效益和能源效率。

  另外,此方案还可根据驾乘人员的“需求”而做改变,再一次革新了人们对车载显示的思考,为未来第三空间设计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当用户进入车内时,屏幕“隐藏”起来,与内饰完全融为一体。当用户要屏幕时,屏幕不但可以立起来,显示仪表、导航、副驾娱乐等信息,还能够准确的通过用户的身高、观看习惯等进行弯曲无极限调节,达到最完美观赏角度。

  LG超大尺寸P2P P-OLED产品是将仪表盘使用的12.3英寸P-OLED和中央屏幕使用的34英寸P-OLED自然连接,仿佛一块超大的显示屏贴合在整个仪表盘,呈现出了高端的设计感;48英寸P2P LTPS LCD产品通过贯穿仪表盘的超大尺寸屏幕,可让乘客一眼获取汽车相关信息,此外还可让用户便捷化体验各种车载信息娱乐功能。

  Plastic Omnium开发的动态内饰仪表板投影系统,符合用户对于更高级设计、电气化和数字化等日渐增长的需求大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转型,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对灯光和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

  Plastic Omnium的创新系统由安装在中央内饰显示屏后面的投影模块组成,可在仪表盘表明产生动态的灯光投影。该系统能显示三原色的图案和图形符号,在用户进入车内,会有相应的欢迎灯光,在驾驶的时候,也有先进的车内照明。

  FORVIA透明门技术的光瓦为车门面板提供了透视视图,并为车内乘客创造了扩展窗效果。它以一种新方式提供高级驾驶辅助信息,改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并增强车辆旅程中的安全性。如果在开门前检测到任何风险,信息将通过透明门显示出来,帮助乘客在人眼无法正常看清的黑暗中或危急条件下做出快速反应。

  由DesignLED支持的FORVIA透明门集成在车门面板上部区域,显示车辆环境,并将外部氛围引入车内空间。利用现有的E-Mirror摄像头和图像失真算法,FORVIA重新利用已验证的技术,将其推向更高层次并为总系统增加更多价值。透明门硬件很薄,可以依据形状、大小、分辨率和亮度进行可伸缩系统模块设计,同时还能够适用于其他更多场景,比如动态环境表面照明。

  大陆集团此次展示的水晶中央显示屏,是世界上第一款完全集成到水晶中的高端汽车显示屏。其无框和半透明的外观旨在为极简奢华的内饰创造新的可能性。这款10英寸显示屏基于MicroLED技术,“可实现前所未有的亮度和对比度值”。生成图像的MicroLED面板嵌入水晶体内,由此产生内容自由浮动显示的错觉,该屏幕由施华洛世奇提供,很适合符合汽车豪华内饰的趋势。

  作为车辆驾驶舱的核心元素,水晶中央显示屏是操作概念和信息再现的中心。为实现这一“技术与美学的独特结合”,在大陆与施华洛世奇合作过程中,格外的注意晶体机身,采用非常特殊的研磨技术。

  Skyline沉浸式显示系统是一种创新的柱对柱显示技术,位于挡风玻璃与仪表板(IP)的交汇处,减少了驾驶员从道路视线转移到通常位于视野下方的显示屏上所需的注意力重定向,确保了“目光始终在路上”的时间,并创造了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高分辨率显示器和人机界面(HMI)只在需要时出现,减轻认知负荷,提升驾驶安全性。高分辨率图形内容通过模块化低分辨率LED像素矩阵扩展到整个柱对柱表面,提供新颖美观及通讯可能性如文本、表情符号和符号。

  从CES 2024展示的车在显示看,主要技术形态有MicroLED、柔性OLED、LCD、激光投影、组合技术等,不同技术各有特色。随着车载显示应用愈来愈普遍,未来各种技术之间的争夺也将越来越白热化。从功能上看,“可卷曲柔性”、“透明”、“智能”、“沉浸式”、“大尺寸”、“多功能”是热门关键词。

  全球首款大于100英寸的纳米透明屏幕,可根据周围环境自由调节透明度,并可低成本批量生产,在全球首